
包含全球 190 城市的全球民宿平台 Airbnb,讓一般民眾可以將自家空房進行出租,是歐美地區盛行的共享經濟,然在許多國家仍一直受到政府限制,在日前日本的「民泊法」對於想從事短期民宿 Airbnb 的業者也沒有明確的從業規範。而在上週 (6/09),日本政府通過了「民泊新法」,此法是對日本 Airbnb 的就業納入規範,屋主每年可將其房屋出租房客 180 天,民眾可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請,而詳細規定會交由地方政府自行訂定。
Airbnb 表示,日本是其全球十大市場之一,過去 12 個月中,日本有 500 萬人使用其在的服務。其中包含了將近 400 萬的外來觀光客。Airbnb 駐日代表田邊先生表示:「非常樂見新法的成立,很顯然日本人有這樣的需求。」這不僅是對日本的房東,對未來想要經營短租事業的人都是個大好消息,對旅客來說更是值得開心的事。日本希望因應大量觀光客的住宿需求,同時也希望強化對於民宿的監管,另外日本政府也期望透過這次修法,在接下來將舉行的兩場體育賽事(2019 年世界盃欖球賽以及 2020 年奧運),能有效解決外來旅客的住宿問題。

反觀台灣對於 Airbnb 的作法,在去年年底我國立法院通過的《發展觀光條例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,未依法領取營業執照而經營觀光旅館、旅行、觀光遊樂、旅館或民宿業務者,若在 Airbnb 等平台刊登廣告也會遭罰,將處新台幣 3 萬至 30 萬以下罰鍰。也就是俗稱的「Airbnb 條款」。隨著數位經濟的蓬勃發展,人民的需求以越來越多元的模式出現在市場中,為了因應這樣的商業經濟模式,研擬出適當的法源實為當務之急,此次日本參議院訂定「民泊新法」就是 良好 的借鏡。 面對數位經濟對傳統產業帶來的是衝擊還是機會?政府的應對措施絕對是一大關鍵。以這次日本的修法來看,日本政府了解到國內對 Airbnb 需求持續增長,從去年 2016 就有超過 2,400 萬旅客到訪日本,而 Airbnb 所提供的住宿就佔了 370 萬,透過這次的法律修訂日本所 設定了計劃於 2020 年前將旅客人數提升至 4,000 萬就更加可期了。
由於在 Airbnb 平台訂房必須直接與屋主進行溝通,相較起傳統的飯店旅館某種程度上來說,可以使國外的旅客更佳貼近當地的文化民情與當地人進行交流,真正了解異國的面貌,對於國家觀光事業的發展有正面影響。台灣觀光產業發展的成長與擴大是否也能利用此機會?政府制定法律以高額罰款為懲處似乎是治標不治本,也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數位經濟讓舊有的產業加值,甚至轉型擴大整體效益,創造雙贏市場。
文章出處:https://www.inside.com.tw/2017/06/12/japan-passes-law-legalizing-airbnb